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9:08 点击次数:106
图片
作者:子墨
曾仕强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:“人只有在不牵扯到自己利害关系时,仁义道德讲得清清楚楚,一旦牵涉到自己利益关系,狐狸尾巴整个露出来。谁也不要笑谁,都是一个样,你要接受这个现实,你无法改变。”
在生活的舞台上,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:当事情不涉及自身利害关系的时候,很多人都能把仁义道德讲得头头是道。
他们仿佛是道德的化身,站在道德的高地上,对各种事情进行评判,那模样简直就是仁义道德的最佳代言人。
就拿一些网络热点事件来说吧。当我们在网上看到某些关于公平正义的事件,与自己毫无瓜葛的时候,大家纷纷发表评论,言辞凿凿地说着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德准则,如何做到仁义。
这些评论充满了正义感,让人感觉这个世界充满了正能量。
例如,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不遵守秩序,大家会指责这种行为不符合社会公德,倡导大家要遵守秩序,互相尊重。
然而,一旦事情牵涉到自己的利益关系,情况就截然不同了。
就像变魔术一样,之前隐藏得很好的“狐狸尾巴”就整个露了出来。那些曾经挂在嘴边的仁义道德似乎瞬间被抛到了九霄云外。
比如说,在工作中面临晋升机会时,如果需要竞争,有些人可能就会不顾同事之间的情谊,使出各种手段。
原本倡导公平竞争的人,可能会为了自己能够得到晋升,在背后诋毁竞争对手,或者利用一些不正当的关系来获取优势。
这并不是个别人的问题,而是人性的一种普遍弱点。
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怪圈之中,谁也不要嘲笑谁。因为当我们身处其中时,可能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。
这是人性在利益面前的真实写照,就像一面镜子,虽然有些残酷,但却真实地反映出我们内心深处的东西。
可是,我们虽然知道这是难以改变的现实,但也不能因此就对人性感到绝望。
我们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约束,在面临利益考验的时候,尽量让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标准。
虽然完全做到可能很难,但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进步,也是对美好人性的一种坚守。
人性往往在不涉及自身利益时能大谈仁义道德,一旦涉及利益就暴露弱点。
这是普遍现象,大家都身处其中不必互相嘲笑。
尽管难以改变,但我们可以自我反思约束,努力在利益面前坚守道德标准,这也是对美好人性的一种积极追求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